計畫名稱:〝 S+M+AR T 〞跨學科與創客藝術在地智慧活氧計畫
計畫策略:以科學(S)與工藝創客(M)為基礎,結合藝術(ART)「智慧優化」,完成下面兩個目標
①科創:偏鄉STEAM創新教育、②農閒文創:偏鄉休閒農業再生
對應SDGs目標:減少不平等、優質教育、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
前期「〝S+T+ARTS〞跨學科教育與在地自然生態文創活氧計畫」,延伸為「〝S+M+ART〞跨學科與創客藝術在地智慧活氧計畫」,即以科學(S)與創客工藝(M)為基礎,融合人文藝術(ART)來「智慧活化(SMART)」服務場域。我們運用科技與創客工藝,以創意與智慧來扶持新竹縣橫山鄉偏鄉教育、偏鄉休閒農業,達成減少不平等、優質教育、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三個國際SDGs永續發展目標。
本期繼續優化與延伸前期成果,以「〝S+M+ART〞跨學科與創客藝術在地智慧活氧計畫」(〝S+M+ART〞意為Science+Making+Art)用科學與創客工藝創意與智慧的來活化在地農創與文創。本期計畫仍然以「優質教育」、「產業、創新和基礎設施」及「減少不平等」為我們欲達成的SDGs社會責任。前期我們完成在沙坑國小建置「有A的STEM創意玩耍學堂」與「STEAM互動探索展」,但STEAM偏鄉教育只靠大學端較難達成全面影響與永續,因此在第二期我們把「STEAM互動探索展」的作品延伸至「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」打開〝科創〞產業新鏈結,透過產學「USR+CSR」的合作力量,擴大免費服務全國弱勢族群與偏鄉學校的跨學科教育服務。另外前期我們也完成老大份休閒農業創生扶植,本期我們會優化老大份休閒文創農場建置,也為大山背農民市集推動農生態文創品設計與推廣。除此,橫山鄉大山背文創園旅遊點缺乏特色與整體串連規劃,因此本期我們結合我們的專利技術「IoT-Cross Media」與「創客工藝」擴大延伸應用至整個大山背區域,包含建置「逃學步道」、大山北月「陶器仙人掌文創美術館」、上山喝咖啡「木藝創客空間」,期望把橫山鄉大山背的旅遊景點全部串連起來,形成「大山背文創園區」整個帶狀的旅遊新生態以及〝農閒文創〞新契機。希望兩期推動下,能讓「〝S+M+ART〞跨學科與創客藝術在地智慧活氧計畫」計畫達成「創新+創生+創業」社會服務。
本計畫融合更多「工藝創客」特色,透過更多(6門)「社會服務特色課程」,場域服務擴大至「大山背-帶狀場域」,結合USR+CSR擴大推動STEAM偏鄉學校與弱勢族群服務。
■ 社會議題分析
- 台灣高中以前的「跨學科教育」與「動手做(創客)」仍不夠普及,且教育資源不平等,欠缺跨學科與創客實踐教育融合且符合國際教育趨勢的優質教育。
- 新竹橫山鄉人口老化且青壯年外移,偏鄉教育萎縮、在地產業不足,無法獲得等值發展。
- 大山背產業創新不夠,缺乏特色與活力以及在地資源與產業的彼此鏈結。
- 大學生需更多社會服務機會,需更多跨域創意服務課程引導。
- 扶持弱勢與偏遠學校的社會服務,端靠大學力量是不足,需連結CSR共同推動。
■ 場域問題分析
- 橫山-沙坑國小已推STEAM,但需永續經營。小叮噹樂園只有STEM且老舊,缺國際STEAM創新教育。
- 橫山-老大份休閒農場,缺乏農事活動吸引力,且缺乏二代接手經營。
- 橫山-大山背文創旅遊點,缺乏整體串連規劃,民眾無法長時間駐留;「橫山人」需強烈歸屬感刺激。
■ 服務場域
- 「科創-偏鄉STEAM創新教育」方面場域:我們維持新竹縣橫山鄉的偏鄉小學,並結合小叮噹科學樂園,一起擴大新竹縣偏鄉小學。
- 「農閒文創-偏鄉休閒農業再生」方面場域:我們擴大至新竹橫山鄉大山背帶狀區域,包含大山背農民市集、老大份休閒農場、上山喝咖啡、逃學步道、大山北月。
■ 執行策略
- 完成五門跨域服務課程設計(STEAM、科技藝術、旅讀、木藝、陶藝),並實際引導學生參與扶持弱勢與偏遠學校的社會服務。
- 優化前期沙坑國小「有A的STEM創新教育」推動。完成「互動STEAM進階創客」系列工作坊,並帶沙坑國小前進全台最大創客嘉年華會Maker Faire Taipei展示STEAM推動成果;執行「光棒工作坊」讓師生一起以光棒演繹賀校慶。延伸STEAM教育至新竹小叮噹科學樂園(STEAM種籽教師培訓、大象牙膏科學劇場、行動公車),藉由USR+CSR擴大推動STEAM創新教育與偏鄉弱勢服務。
- 完成新竹橫山鄉大山背帶狀文創旅遊點活養激勵:
- 大山背農民市集:舉辦「誰來午餐:青銀共創橫山樂善」體驗市集與長者陪伴。
- 老大份-智慧休閒農場旅讀:舉辦「輕旅深讀:清大學生與沙坑國小青幼共學」完成大學生大手牽小手青幼共學旅讀;完成USR+CSR企業贊助清華附小以及幼華中學實踐老大份農植生態旅讀,並吸引二代回鄉。
- 逃學步道:舉辦「聲/逃.光/學.機/步.電/道」展覽激活逃學步道,並引旅客人流至上山喝咖啡做場域結合加值效益。
- 上山喝咖啡:舉辦「gam´e`墊(柑仔墊)」木藝工作坊,強化上山喝咖啡的文創特色,激勵創業再生。
- 大山北月:舉辦「橫山陶憶-以景寄情,用泥塑夢」展覽,豐富大山北月文創產業內容。
■ 效益績效指標
透過SMART計畫讓新竹縣橫山鄉的教育、農業達成「創新+創生+創業」永續發展。
- 計畫前期永續推動「科創+農閒文創」的目標,讓科創元素與特色融入農閒文創。持續推動沙坑國小與老大份場域優化,延伸場域至農民市集、逃學步道、上山喝咖啡、大山北月等大山背知名帶狀旅遊點,完成大山背帶狀文創旅遊點活氧激勵,做為未來大山背帶狀文創旅遊的串連行銷準備。
- 帶領沙坑國小參加全台最大創客嘉年華會Maker Faire Taipei,讓偏鄉孩子展示STEAM學習成果,開拓視野。
- 升級老大份休閒農場為生態旅讀教室,藉「誰來午餐」活動陪伴長者修補世代斷裂。在逃學步道結合生態舉辦科技藝術跨域戶外創意展覽,吸引旅客人流至服務場域上山咖啡,創造文創經濟效益。舉辦「橫山陶憶展」與「gam´e`墊(柑仔墊)」木藝工作坊,深化新竹大山背人文特色,豐富周邊農閒文創產業。
- 升級老大份休閒農場為生態旅讀教室,藉「誰來午餐」活動陪伴長者修補世代斷裂。在逃學步道結合生態舉辦科技藝術跨域戶外創意展覽,吸引旅客人流至服務場域上山咖啡,創造文創經濟效益。舉辦「橫山陶憶展」與「gam´e`墊(柑仔墊)」木藝工作坊,深化新竹大山背人文特色,豐富周邊農閒文創產業。
- 開設大學生社會服務行動力與五門跨域創意服務課程,引導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,與偏鄉孩童/民眾一起創建「青幼共學」、「青銀共創」與「青眾共賞」服務平台。
■ 計畫相關粉絲頁
1. 有A的STEM – FB粉絲頁
2. 老大份休閒農場 – FB粉絲頁
■ 相關網站
1.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
2. 清華大學區域創新中心